内页banner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后续能源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于2006年6月27日由教育部批准(教技函[2006]30号)立项建设,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现在已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依托高校及知名企业的后续能源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工程中心是四川大学“985工程”建设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之一,是学校直属的从事材料、化学、物理等学科交叉研究的科研机构。紧密围绕“碳中和”国家战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能源结构优化升级重大战略需求,以提高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绿色高效化学储能与能源转化、促进低碳技术的产业化与工程化作为目标和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依托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学院、化学学院等学院而发展。工程中心依托发展的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为A类。在教育部双一流大学建设中,本中心主要学科:四川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等专业获评一流本科专业。

  近年来,工程中心所形成的理、工交叉平台,加强了应用基础研发与工程应用之间的融合,在光伏材料与器件:碲化镉薄膜太阳电池、薄膜太阳电池材料及器件、超高效率第三代太阳电池、透明氧化物薄膜材料及其应用等;氢能与储能技术:水性镍系电池(低压氢镍电池等)和锂离子电池隔膜、V-Ti-Cr-Fe金属储氢、储氢系统、燃料电池与化学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等;低碳技术与工程: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高强稀土镁合金轻量化材料、生物质能与节能减排新技术、CO2捕集、固定与利用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2021年度,中心人员获得四川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研经费累计7194.55万,包括纵向经费4970万元(其中国家级2509万元),横向经费2224.55万元。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SCI/EI论文300篇;新增授权专利36项;培养硕、博士研究生303人,毕业研究生55人,在读研究生248人。

  后续能源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精英荟萃、人才济济,现总人数70人。其中,固定人员56人,包括国家青年千人计划3人,国家杰青计划1人,国家优青计划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省千人计划8人,四川省杰青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人,四川省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6人。正高27人,副高25人,中级职称4人;50岁以下研发骨干比例79%,在后续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工程化和基础研究方面起到中坚力量的作用。

  工程中心将继续以面向“碳中和”国家战略、成渝双城经济圈和新能源与节能减排发展需求,实现成果转化;重点展开太阳能发电、氢能与储能技术、低碳技术与工程等的研发;培育原创技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促进多科学的交叉发展;形成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工程技术研发平台。




后续能源材料与器件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