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banner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正文 >

光伏材料与器件方向

时间: 2022-11-08 点击次数:次 作者:


该方向主要依托张静全、彭强等教授团队,团队现有教授(研究员)1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人,博士后1人,讲师1人。评估期间,培养了国家级青年人才2名、四川省青年人才1名、四川省杰出青年人才1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名及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名。

拥有实验场地和办公面积4000多m2,其中包括150 m2万级无尘室,拥有完备的光伏材料与器件研发专用设备,总价值3000多万元,包括各类薄膜材料和器件制备系统二十多套和材料结构、成分、光电学等特性表征设备十余台,并在成都市双流区建设有3000 m2碲化镉组件中试线。

复合薄膜沉积系统

多源热蒸发-磁控溅射-手套箱集成系统

评估期间,获准各级项目41项,总经费2633.4万元;其中,获准重大项目两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1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1项。在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开展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创性工作。低成本可溶液加工的Co基无机空穴传输层材料和可控制备技术大幅提升了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效率达到18.88%,是报道当时的效率世界纪录。制备出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经日本电气安全和环境技术实验室(JET)权威认证,限定辐照面积为1.044 cm2其光电转换效率达26.4%,为目前该类太阳电池的世界效率纪录。这一效率已被收录在2021年太阳电池中国最高效率表中。科技成果获得2021年四川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光伏材料与器件方向学术带头人介绍:

赵德威教授

男,1981年生,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四川省特聘专家,是四川大学“碲化镉及钙钛矿光电材料与器件”工科特色团队负责人,曾获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和德国教育科技部“绿色精英奖(Green Talent)”。团队围绕“双碳”重大战略目标,聚焦高性能全钙钛矿叠层光伏材料与器件中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系统性和全面性研究工作。长期深耕窄带隙锡-铅(Sn-Pb)钙钛矿和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开拓和推动了该方向的发展,逐年稳步提升器件性能,多次在国际国内实现窄带隙和全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和稳定性的突破;研究成果连续获得四川大学2020年度、2021年度十大基础进展。通过采用新型空穴传输层和高效隧穿层,实现宽带隙与两端全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的突破,在限定辐照为1.044 cm2下,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获得26.4%的光电转换效率,为目前该面积下同类太阳电池的世界纪录效率,并被业内权威的“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 (Version 60)”收录。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2019YFE0120000)、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2020JDJQ0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入选2022年全球学者库网站公布的全球前10万名学者名单,发表SCI论文130篇以上(其中高被引15篇,热点1篇),包括Nature Energy(4篇)、Science(2篇)、Joule(2篇)、Adv. Mater.(2篇)等,他引次数超过9700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培养专业人才25人。

彭强教授

男,1975年出生,理学博士,四川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四川省千人计划入选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2018-2021年度Top 1%中国高被引学者。目前担任Small Structure顾问编委,Current Applied Materials,Chin. Chem. Lett.和Molecules编委,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光电材料与器件分会专家委员。

长期从事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和碳纳米材料与器件研究。创新发展了一系列有机聚合物给受体和界面关键材料以及活性层形貌精准调控技术,多次刷新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95篇,SCI收录182篇,影响因子大于10.0的有55篇,其中2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国际影响力论文,20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或ESI热点论文,25篇入选发表期刊的热点论文或封面论文,22篇被Material Views China, X-MOL等亮点介绍。撰写学术专著章节3章,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6项。主持或者参与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重点基金、面上基金、青年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等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09年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2010年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2021年获四川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1)。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人,博士研究生约10余人。

张静全教授

男,197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理事,四川省电子学会新能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学术带头人。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研人员承担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四川省支撑计划项目等11项。主要在碲化镉、钙钛矿等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领域开展了持续研究工作。先后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完成我国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碲化镉薄膜太阳电池中试生产线的建设和兆瓦级试验生产线的建设。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新型高效碲化镉薄膜太阳的研制工作,发展了碲化镉薄膜太阳电池的新结构、及薄膜沉积和后处理技术,研制出效率达到18.44%的碲化镉薄膜太阳电池器件,面积0.5288 cm2,为目前国内最高记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钙钛矿薄膜太阳电池方面,发展了钙钛矿薄膜的制备、后处理和界面钝化技术,制备出效率达到19.64%器件。获得授权专利8项,发表论文近70篇。获得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



 

 

上一篇:低碳技术与工程方向

下一篇:氢能与电化学储能方向

后续能源材料与器件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