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banner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正文 >

氢能与电化学储能方向

时间: 2022-10-29 点击次数:次 作者:


方向介绍:

本方向,依托中心主任陈云贵、向明、肖丹等教授团队,拥有教授(研究员)14名,副教授(副研究员)10名,助理研究员1名。拥有实验场地和办公面积5000m2,与企业合作在成都郫都区和龙泉驿区分别建设了面积超1000 m2的中试基地。该方向拥有完备的从材料制备合成到器件组装测试的全套设备,包括热分析仪、气体吸附仪、拉曼/红外光谱、电化学工作站、充放电测试仪等测试表征仪器100多台套,总价值4000多万。

19D03

实验室圆柱电池装配流水线

860F0

SETARAM全自动Sieverts气体吸附仪

评估期间,获准各级项目101项,总经费10129.57万元(附件1.11.2P183);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企业重大横向3项、重大技术转让1项。在锂离子电池隔膜、电解水制氢关键装备、V-Ti-Cr-Fe固态储氢技术、LiFePO4锂离子电池材料等四个方向形成重大成果转化和典型工程应用,其中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形成销售收入33.37 亿元,出口创汇约1.3 亿美元;电解水制氢装备产品形成销售收入2.1亿多元。

氢能与电化学储能方向学术带头人介绍:

陈云贵教授


男,1960年出生。四川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国家一流专业、软科20212022年专业排名全国第一)、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硕博士二级学科创始人,后续能源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前沿部署学科首席科学家,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教授委员会主席,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氢储运加注装备)主任。四川省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稀土学会发起人及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理事,四川省稀土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仪表学会储能与动力电源及其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专委会委员。

从事储氢材料、化学电源及高强轻质金属材料研究26年,承担国家(863、国防、重点基金等)、地方及企业科技项目60余项,科研经费约5000万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约35项,超过30%的授权专利实现成果转化。在多项核心技术上取得重要创新,无钕储氢合金及宽温区镍氢电池、高性价比低压固态钒钛储氢材料、高强度稀土镁合金等成果具有行业技术领先性并成功实现转化;高安全长寿命低压氢镍新型储能水性电池、低成本短流程氢化粉末冶金钛合金、低成本高稳定性锂离子电池微纳多孔硅负极材料等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正在着力实现产业化。获得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连续四年入选中国稀土行业十大科技新闻。

入选全球前10万名学者名单,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60余篇,其中近330余篇次被SCI收录。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10余人,博士研究生约50人。

向明教授


男,博士生导师,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学术带头人之一,现任多个企业与四川大学共建的产学研中心首席专家。向明教授长期致力于面向工业界的研究开发,建立了面向中国工业界从事聚合物新材料产品研发、制造及技术咨询服务的高科技公司。2009年、2011年两度获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外聘专家杰出贡献奖2010年被评为四川大学先进个人。

主要从事聚烯烃专用树脂的结构设计及聚合制备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及改性、新能源新材料的制备、聚合物加工设备设计与定制等研究开发工作,具有深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大量的经验积累,在中国高分子工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承担国家与省级项目17项,取得知识产权成果53项,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中国专利优秀奖等9个奖项。向明教授创新了聚烯烃定构加工与多层次结构控制技术,设计了全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装备,成功实现高性能干法隔膜和湿法隔膜的工业化制造,打破国外垄断,引领世界隔膜行业向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方向发展进步,使中国成为当今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制造国,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技术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瑞林教授


男,1960年出生。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政府三届和四届科技顾问团顾问。

曾留学英美近9年,2003年被学校从帝国理工引进到川大工作,从事资源与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研究25年,回国后承担包括科技部863项目、自然科学重大项目、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培育项目、四川省重大重点等科技项目29项,总经费达2700多万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已授权发明专利8项。在多项核心技术上取得重要创新,研发了全钒液流电池关键SPEEK质子交换膜材料及中试生产设备,目前处于产业化阶段;研发了电解水和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催化剂,基于我省钒钛优势资源,开发了独特的两步法制备新工艺获得了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用于低温燃料电池的钛基低铂催化剂;研发了碲铋资源综合利用与超纯材料制备技术。

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近160余篇次被SCI收录,他引次数超过2500次。已培养硕士研究生70余人,博士研究生9人。


 

 

上一篇:光伏材料与器件方向

下一篇:没有了

后续能源材料与器件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